• 2020年第40卷第1期文章目次
    全 选
    显示方式: |
    • >基础研究
    • 洪水影响预报和风险预警理念与业务实践

      2020, 40(1):1-6. DOI: 10.19797/j.cnki.1000-0852.2019381 CSTR:

      摘要 (0) HTML (0) PDF 463.41 K (337) 评论 (0) 收藏

      摘要:我国是世界上洪涝灾害频繁而严重的国家之一,洪水预报预警是防汛减灾工作中重要的非工程措施和洪水防御工作的耳目和参谋。从水文行业的视角,回顾了近年来我国洪水预报预警技术与业务进展,分析了当前洪水预报预警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要求,对比国内外同类行业发展查找了存在的差距,阐述了洪水影响预报和风险预警的定义和理念,从顶层对基于影响预报和风险预警的新一代洪水预报预警系统(“国家洪水预报预警系统”)总体框架进行了研究和设计,一些关键技术成果在大范围洪水早期预警业务实践中得到了探索应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 潍坊南部山区地下水赋存规律及地电特征研究

      2020, 40(1):7-12. DOI: 10.19797/j.cnki.1000-0852.20180405 CSTR:

      摘要 (0) HTML (0) PDF 2.64 M (199) 评论 (0) 收藏

      摘要:通过对潍坊南部山区水文地质条件进行详细研究,根据研究区地下水赋存特征,将地下水类型划分为第四系孔隙水、碳酸盐岩类裂隙岩溶水和基岩裂隙水三类。根据研究区地貌类型,孔隙水划分为山前坡洪积扇和近山前冲洪积平原两种类型;根据研究区岩溶发育类型,岩溶水划分为岩性接触溶蚀带型、层状岩溶裂隙带型及岩溶溶蚀破碎带型;根据研究区含水裂隙成因,裂隙水划分为风化裂隙水、构造裂隙水和成岩裂隙水三类。本文对研究区内各类地下水的赋存规律进行研究,初步总结了各类地下水的地电特征,为区内地下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 大孔隙对径流过程影响的研究进展

      2020, 40(1):13-17. DOI: 10.19797/j.cnki.1000-0852.20180215 CSTR:

      摘要 (0) HTML (0) PDF 425.27 K (194) 评论 (0) 收藏

      摘要:大孔隙流是土壤优先流的一种,在植被发育区土壤大孔隙比较常见,对径流形成过程产生重要的影响。介绍了大孔隙流的研究方法,系统总结了近50年植被发育区土壤大孔隙对降雨入渗过程及径流形成过程的影响:从水分入渗的角度,大孔隙可以加快降雨入渗过程;由土壤大孔隙流与山坡产流的关系,大孔隙促进了边坡雨水的运动进而引起了快速产流;世界范围内的研究都表明土壤管流或大孔隙流是径流组分重要贡献者。

    • 试验模拟包气带CO2变化及对水化学的影响

      2020, 40(1):18-22. DOI: 10.19797/j.cnki.1000-0852.20180385 CSTR:

      摘要 (0) HTML (0) PDF 1.20 M (190) 评论 (0) 收藏

      摘要:包气带作为参与碳循环的重要场所,CO2起到重要作用。利用土柱模拟不同条件下包气带CO2含量变化及水化学成分变化。研究发现:不同条件下土柱内CO2存在明显差异,均随着深度增加CO2含量增加;CO2含量植被组大于无植被组。随着降水不断入渗包气带,CO2含量不断增加。植被存在时,增加幅度略大于无植被组,且降水后期杀菌组包气带CO2增加幅度达一百倍。降水前后pH值降低,Ca2+、Mg2+离子浓度增大,NO3-、Cl-、SO42-离子含量也出现一定程度的增加。植被、微生物和降水均可影响包气带中CO2含量,且包气带CO2在降水与地下水转化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

    • 非典型周期和气候突变的识别与判定

      2020, 40(1):23-28. DOI: 10.19797/j.cnki.1000-0852.20180418 CSTR:

      摘要 (0) HTML (0) PDF 625.24 K (213) 评论 (0) 收藏

      摘要:通过两种新方法分析了无锡站降水年际变化的突变性、周期性等特征,揭示了旱涝演化的自然规律。研究表明,1934、1978、2013年是我国近现代气候突变的临界点,这是旱涝演化的自然选择;无锡站年际降水的观测历史可分成四个特征不同的时段,每个时段节点对应的都是一次气候突变;气候突变会改变年际降水序列的一致性,分段法研究可以大幅度降低模拟难度、提高预测效率。发现并确认了3个气候突变点,实现了超长缺测中断期(13a)旱涝趋势的精确插补,完成了无锡站近百年降雨序列的周期性分析与旱涝趋势预测模拟,研究成果改变了近现代气候历史无法细分的现状。

    • >技术应用
    • 三种JDZ型翻斗式雨量计性能比对实验研究

      2020, 40(1):29-34. DOI: 10.19797/j.cnki.1000-0852.20180251 CSTR:

      摘要 (0) HTML (0) PDF 1.73 M (237) 评论 (0) 收藏

      摘要:在我国,JDZ系列翻斗式雨量计已广泛用于降雨量的观测。为了掌握JDZ系列雨量计测量降雨的精度和可靠性,以三种JDZ型翻斗式雨量计(JDZ02、JDZ05和JDZ10)为研究对象,基于一套智能化的雨量计率定系统开展室内性能比对实验。结果表明:(1)以小雨强0.4mm·min-1作为零误差参考雨强,JDZ02在小于2mm·min-1时的误差在-4%以内,JDZ05在小于4mm·min-1时的误差在-4%以内,JDZ10在小于6mm·min-1时的误差在-4%以内。(2)在雨强-总误差的拟合关系中,二次多项式拟合的效果最好,线性拟合的效果次之,幂函数拟合的效果最差,故建议采用雨强-误差的二次多项式关系订正JDZ系列雨量计监测的降雨数据。(3)左右翻斗水量过程线可以精细刻画翻斗内水量动态变化,判断出翻斗式雨量计的翻斗左右平衡性能,并可计算出翻斗式雨量计动态率定过程中的误差变化。

    • 典型降水预报ANN多指标优选——以太湖湖西区为例

      2020, 40(1):35-39. DOI: 10.19797/j.cnki.1000-0852.20180410 CSTR:

      摘要 (0) HTML (0) PDF 818.21 K (212)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提高多种典型人工神经网络应用于降水预报的精度与稳定性并做出优选,对太湖流域湖西区丹徒、丹阳、金坛、溧阳、宜兴5站的年降水量时间序列建立基于组成成分分析的人工神经网络模型,并通过平均相对误差、平均绝对误差、均方根误差及合格率4项评价指标对比分析预报效果。该模型采用Mann-Kendall法、秩和检验法、谱分析法进行组成成分分析;建立BP网络、小波神经网络、RBF网络、GRNN网络及Elman网络模拟并预测随机成分,与确定性成分叠加得年降水量预报结果。在湖西区的研究结果表明,基于组成成分分析的人工神经网络模型的拟合及预测精度高于原始人工神经网络和线性自回归模型,GRNN网络的预测精度与稳定性高于其他4类神经网络。

    • 台风期间波浪和局地风对磨刀门水道盐淡水混合的影响机制

      2020, 40(1):40-45. DOI: 10.19797/j.cnki.1000-0852.20180293 CSTR:

      摘要 (0) HTML (0) PDF 2.98 M (171) 评论 (0) 收藏

      摘要:珠江磨刀门水道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直面南海,容易受到热带风暴的袭击。选取台风“纳沙”,采用SCHISM模型建立磨刀门水道三维水流盐度数值模型,通过数值试验对比,结合势能异常分析法,探究了台风期间波浪和局地风对磨刀门水道混合与层化的影响。结果显示:由于近岸及河道内水深较浅,波高整体较小,波浪对水体层化过程影响不大,对流速分布有一定的调整作用,使其分布更为均匀,并在一定程度上加强水体掺混,利于外海高浓度盐水向河口和海岸扩散。而台风期间强劲的局地风对垂向水体状态以及势能异常变化率各项均有显著作用,影响着盐淡水的层化混合过程。

    • 当地暴雨放大法水汽效率放大的研究与应用

      2020, 40(1):46-51. DOI: 10.19797/j.cnki.1000-0852.20180108 CSTR:

      摘要 (0) HTML (0) PDF 721.46 K (217) 评论 (0) 收藏

      摘要:水汽效率放大法广泛应用于我国一级大型土石坝水电工程和核工程的短历时可能最大暴雨计算。为了研究该方法的基本原理并更好地适用于实际工程,对该方法涉及各参数的物理含义进行了详细阐述,对极大化参数的选取和合理性分析进行了说明,并应用于金沙江流域1日PMP计算。结果表明:水汽效率放大法对降水的两个基本物理因子——水汽因子和动力因子同时进行了放大,一般可采用该方法推求的成果作为推荐成果;推求可降水量时代表性露点的选择应在时间和地区上具有代表性;该方法中暴雨效率间接反应了设计流域空气辐合上升运动的情况,是目前动力因子中最容易计算且精度较高的方法;该方法推求的PMP成果与选取的典型暴雨量无关,只与设计流域最大可降水量、可能最大暴雨效率和降水时段有关。

    • 虚拟垂线流速时差法流量计算方法研究

      2020, 40(1):52-57. DOI: 10.19797/j.cnki.1000-0852.20180397 CSTR:

      摘要 (0) HTML (0) PDF 858.12 K (189) 评论 (0) 收藏

      摘要:根据目前传统时差法流量计算存在的问题,提出并着重阐述了虚拟垂线流速时差法流量计流量计算方法。在京杭大运河徐州段运河水文站进行了计算验证。结果表明虚拟垂线时差法与传统时差法和流速仪法趋势一致,虚拟垂线法优于传统时差法。可为工程技术人员提供参考,为国产化时差测流装置提供技术支撑。

    • 基于CROPWAT的宁夏虚拟水战略适宜性初步评价

      2020, 40(1):58-63. DOI: 10.19797/j.cnki.1000-0852.20180422 CSTR:

      摘要 (0) HTML (0) PDF 846.47 K (189) 评论 (0) 收藏

      摘要:虚拟水战略为解决水资源短缺问题提供新的想法与措施。借助CROPWAT8.0软件,利用CROP数据库、CLIMATE2.0 数据库和《宁夏统计年鉴》等资料,对宁夏三大产业用水进行评价,分析了农业虚拟水战略的可行性;通过计算典型农作物虚拟水含量筛选虚拟水战略作物,设定六种不同方案进行适宜性情景模拟。结果表明,在保障粮食安全基础上,春小麦可作为农业虚拟水战略首选优势作物,减少或替代种植可一定程度上增加效益,减少用水量。

    • 故县水库水环境安全评估

      2020, 40(1):64-69. DOI: 10.19797/j.cnki.1000-0852.20180469 CSTR:

      摘要 (0) HTML (0) PDF 612.94 K (209)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推动水源区水质保护、强化水库水环境安全工作,以故县水库为例,应用DPSIR模型建立了水库水环境安全评估的指标体系,通过熵值法确定了各指标的权重,采用云模型对其2015年的水环境安全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该水库水环境处于安全等级,但存在安全隐患;由于水土流失和人类活动的影响,使其TN的浓度和入库量增加,水库水质难以达标,需引起水库管理部门的重视。结论:云模型的评估结果与实际相符,实现了水库水环境安全概念与其定量数值间的合理转换,减少了评估过程中的不确定性。

    • 基于组合权重法的河流水质综合评价

      2020, 40(1):70-75. DOI: 10.19797/j.cnki.1000-0852.20180396 CSTR:

      摘要 (0) HTML (0) PDF 995.98 K (222) 评论 (0) 收藏

      摘要:以盐城市河流为研究对象构建组合准则权重(Weight of Combination Criteria)与次序权重(Ordered Weighted Averaging)相结合的水质风险评价模型,通过控制决策风险水平得到不同条件下的次序权重,最终获取多种情况下的水质评价结果,为水质治理与保护提供参考。评价结果表明:当控制决策风险水平a=1时,该方法划分对监测点的水质类别划分结果与国标法基本一致,表明该方法在水质评价方面满足可行性和实用性两个基本要求;其次对研究区域主要水质指标的提取显示,研究区域水质受总有机碳(TOC)、总磷(TP)、氨氮和石油类影响较大;水环境受地理位置的影响入海口水质较差(IV类和V类),总体来说研究区域污染来源主要是农业污水、工业废水及城市污水。

    • >区域规律
    • 滇池湖滨带叶绿素a与营养盐空间分布特征

      2020, 40(1):76-80. DOI: 10.19797/j.cnki.1000-0852.20180306 CSTR:

      摘要 (0) HTML (0) PDF 658.04 K (183)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探讨滇池湖滨带叶绿素a与营养盐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对滇池水体富营养化的影响,在滇池湖滨带设置21个采样点进行水质调查,采集滇池水样,分析测定总氮(TN)、总磷(TP)、化学需氧量(CODCr)、叶绿素a(Chla)和悬浮固体(SS)。结果表明:滇池湖滨带水体TN、TP、CODCr、Chla、SS浓度均值的空间分布存在差异,叶绿素a空间分布呈现北高南低,西高东低的趋势。滇池湖滨带的北部和东部水体Chla与TN极显著相关,TN具有强变异性。南部和西部TN与CODCr、TP显著相关,南部Chla与营养盐空间变异性较小,污染风险相对较小。按照“一区一策”的原则,滇池北部和东部湖滨带富营养化以控制TN的水平为主,南部、西部的富营养化防控则需要控制整体营养盐元素浓度。

    • 2018年1月中国东部季风区降雪异常的特征及原因

      2020, 40(1):81-85. DOI: 10.19797/j.cnki.1000-0852.20180232 CSTR:

      摘要 (0) HTML (0) PDF 1.90 M (233) 评论 (0) 收藏

      摘要:2018年1月中国东部季风区发生异常的降雪分布及局地的雨雪冰冻灾害。在分析东部季风区降雪时空分布特征的基础上,模拟典型站点的气团移动轨迹,并利用OLR数据研究水汽源区变化及输送过程对降雪异常的影响,结果表明:1月降雪主要分布在黄河以南地区,降雪范围内呈现出降雪量由南向北降低的规律,且降雪持续时间减小;西北方向西风带混合输送与南向水汽源区及近源局地水汽循环是降雪区主要的水汽来源,随着水汽移动轨迹的变化,降雪的空间分布也随之改变;水汽源区的变化状况通过对水汽输送通量及路径的改变,进而决定着东部季风区降雪量与时空分布特征,2018年1月水汽源区表现出明显La Ni?a年特征,并与气团的移动轨迹相吻合,La Ni?a事件应是导致降雪异常的深层次原因。

    • 平水期东洞庭湖主要入湖口藻类群落结构特征对环境因子的响应

      2020, 40(1):86-90. DOI: 10.19797/j.cnki.1000-0852.20180361 CSTR:

      摘要 (0) HTML (0) PDF 571.52 K (199)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了更深入的了解流速、水深等水文条件对湖泊浮游藻类分布特征的影响,选择平水期东洞庭湖为研究对象,研究了该湖泊7个不同断面处的浮游生物群落结构特征、生物量、生物多样性等多方面的内容,并结合湖泊水体环境指标调查,深入分析了环境因子对浮游植物优势种群分布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就2017年平水期东洞庭湖的调查而言,湖泊水体流速的大小对优势种群的浮游藻类密度影响较大,水体流速越大,优势种的浮游植物密度越小;平水期的东洞庭湖中较小的水量和流速,加上充足的营养,容易导致湖泊水体水质变差;不同的浮游植物优势种群的分布受各种环境因子影响的程度不同。

    • 河南省水生态足迹测度及其驱动效应分析

      2020, 40(1):91-96. DOI: 10.19797/j.cnki.1000-0852.20180461 CSTR:

      摘要 (0) HTML (0) PDF 409.70 K (242) 评论 (0) 收藏

      摘要:运用水生态足迹模型分析了河南省水生态足迹动态变化,结合拓展的Kaya恒等式和LMDI分解法,分析了河南省水生态足迹的驱动效应。结果表明:(1)河南省水生态足迹由2011年的2.954×108hm2持续减少到2015年的2.617×108hm2,第一、第二和第三产业的年均值约占总量的45%、11%和44%,且第一产业所占比重基本稳定,第二产业呈下降趋势,第三产业有所上升。(2)水生态承载力年均0.142×108hm2且相对稳定,水生态赤字年均2.649×108hm2且持续减少,表明河南省水环境压力有所缓解,但水生态安全危机仍然严峻。(3)人口和经济发展是河南省水生态足迹的正向驱动因素,人口驱动效应相对恒定且不断增强,经济发展是主要的增量因子且驱动效应逐渐减弱。(4)以2014年为分界点,河南省产业结构对于水生态足迹驱动效应实现了由正向负的转变,但受转变时间和产业比重变化的影响,整体上呈弱正向驱动但接近于零。(5)技术进步是河南省水生态足迹减少的首要驱动因素,三大产业技术进步驱动效应的年均值均呈负向驱动,表明技术进步有效抑制了水生态足迹增长,其中第三产业技术进步的减量效应最高。

主编:蔡阳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000-0852

国内统一刊号:CN 11-1814/P

国内邮发代号:

  • 引用排行
  • 下载排行
按检索
检索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