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7年第37卷第2期文章目次
    全 选
    显示方式: |
    • >理论研究
    • 水文模型参数多目标率定及最优非劣解优选

      2017, 37(2):1-7.

      摘要 (494) HTML (0) PDF 414.10 K (197) 评论 (0) 收藏

      摘要:针对概念性水文模型参数众多、相互制约,且多目标参数优化率定最优参数求解困难、易受决策者主观因素影响的问题,采用多目标优化算法对水文模型参数进行率定,得到模型参数最优非劣解集,在此基础上,引入最小最大后悔值决策理论,并结合Pareto支配基本理论,提出了一种多目标最优非劣解选取准则。以柘溪流域为研究对象,采用三目标MOSCDE优化率定新安江模型的参数,并与单目标SCE-UA优化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提出的非劣解选取方法可以有效从大规模非劣解集中筛选出最优非劣解,大大缩短参数率定耗时。

    • 弥散尺度效应的试验研究进展及展望

      2017, 37(2):8-13.

      摘要 (28) HTML (0) PDF 227.49 K (192) 评论 (0) 收藏

      摘要:水动力弥散尺度效应问题是地下水中污染物运移研究的重要内容,针对国内外的弥散尺度效应研究,分别从室内和野外两个方面对弥散尺度效应试验研究进行综述。统计了室内试验各影响因素产生弥散尺度效应所占的比例,并根据表格数据分析造成弥散尺度效应的原因。最后,提出弥散尺度效应的试验研究展望:(1)验证弥散尺度效应的存在性;(2)研究弥散尺度效应的产生机理;(3)弥散尺度效应的定量化研究。

    • >技术应用
    • 能量平衡融雪模型在乌鲁木齐河源区的应用

      2017, 37(2):14-19.

      摘要 (392) HTML (0) PDF 477.21 K (191) 评论 (0) 收藏

      摘要:山区融雪是内陆河流域重要的径流补给来源,融雪径流模拟是干旱区水文预报的研究热点。针对山区积雪消融的不确定性过程,根据能量平衡原理,以乌鲁木齐河源区融雪性洪水多发期为研究时段(2010年3月14日4月12日),结合MODIS积雪产品和气象观测数据,采用GIS空间分析平台,阐述了融雪过程中能量平衡各收支通量变化的计算过程,并分析了融雪水量空间分布特征。模拟计算结果表明:乌鲁木齐河源区显热通量和潜热通量的日空间变化波动相似,但方向相反;日融雪量数值波动不大,但日融雪量空间分布不均,日平均融雪水量约为8.6 kg/m2;融雪产流模拟结果和同期出山口水文站监测结果相吻合,Nash-Sutcliffe系数(R2)和径流体积差分析(Dv)分别为0.76和6.72%,满足精度要求。该研究结果对干旱区内陆河流域融雪型洪水预报具有参考意义。

    • 考虑不同水文年及IHA指标相关性的水文特征评估方法

      2017, 37(2):20-25.

      摘要 (95) HTML (0) PDF 257.60 K (200) 评论 (0) 收藏

      摘要:变动范围法(RVA)是国内外评价河流水文特征变化的重要方法,但其存在忽略水文年变化特征及中低度改变指标的缺陷。针对此问题,采用CRITIC法结合欧氏距离对传统RVA进行改进,并将改进方法用于黄河源区(唐乃亥水文站),分析黄河源区径流量的水文指标变化趋势和整体水文变异程度。研究结果表明:唐乃亥水文站在1990年时水文情势发生突变,突变后流量呈减少趋势;受干扰后的唐乃亥水文站2/3月份平均流量、年最小7/30/90d流量、年最大90d流量、高流量平均延时、流量平均减少率/增加率共9个指标为中度改变,其余指标为低度改变;黄河源区水文特征年改变度为41.36%,水文指标整体改变度为27.33%,水文情势整体改变度为57.39%,属于中度改变。

    • 考虑径流成分的雅鲁藏布江月径流模拟

      2017, 37(2):26-30.

      摘要 (60) HTML (0) PDF 325.86 K (194) 评论 (0) 收藏

      摘要:通过构建雅鲁藏布江流域分布式水文模型SWAT,并以19891998年为率定期,19992005年为验证期对3个水文站(奴各沙、羊村、奴下)的月径流进行了模拟。从模型参数组里选取径流成分模拟不同的2组参数,以Nash-Sutcliffe效率系数(NS)、相关系数(R2)及相对误差(PBIAS)为评价指标,来分析模型的模拟结果好坏。结果表明:率定期内,在径流成分1下奴各沙、羊村站和奴下站的R2值高达0.9以上,NS系数分别为0.9、0.92和0.72,PBIAS的值为7.1%、18.5%及34.2%,但径流成分与实际情况出入较大。而径流成分2下,模拟得到的评价指标虽然不是很高,但径流成分比较合理。验证期总体结论一致。因此,建议在模型率定验证中要充分考虑径流成分的作用,从而提高模型模拟的精度。

    • 北京市平原区地下水补给量计算方法对比研究

      2017, 37(2):31-35.

      摘要 (170) HTML (0) PDF 333.37 K (210) 评论 (0) 收藏

      摘要:大气降水入渗是北京市地下水补给的主要来源。为丰富地下水补给量计算方法,以基于遥感数据的水量均衡法对比传统的地下水位动态法评价求取降水入渗量。水位动态法计算北京市平原区2011年地下水垂向入渗补给量为17.39×108m3,遥感水量均衡法计算北京市平原区补给量为13.13×108m3,同面积区两种计算结果相关性R2=0.9631。两种计算方法各有其优缺点及适用条件。

    • 基于降雨洪峰关系曲线的沿河村落预警指标确定

      2017, 37(2):36-41.

      摘要 (37) HTML (0) PDF 494.87 K (197) 评论 (0) 收藏

      摘要:预警指标对流域的山洪预警有着重要的作用。主要以荣成市崂山小流域崂山大疃为例,提出了确定雨量预警指标的方法。根据不同的土壤干湿程度,基于降雨径流曲线获得降雨径流关系,采用推理公式法计算设计洪水,绘制降雨洪峰曲线;根据崂山大疃现场调查,基于曼宁公式获取水位流量关系曲线,结合成灾水位推算临界流量,根据降雨洪峰曲线,由流量反推降雨。计算结果:在Pa=40 mm的情况下,崂山大疃的3个时段的临界雨量为62 mm,75 mm,95 mm,经过"折减"处理获得的3个时段预警指标,准备转移指标为56,68,86mm,立即转移指标为68,83,105 mm。

    • 基于ELECTRE Ⅲ法的引滦水量分配组织实施评估

      2017, 37(2):42-47.

      摘要 (66) HTML (0) PDF 276.83 K (191)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了总结水量分配方案典型案例,为其他河流水量分配工作提供借鉴依据,以引滦水量分配方案为研究对象,构建准则层4个指标、内涵层10个指标和指标层20个指标的引滦水量分配组织实施评估指标体系;采用ELECTRE Ⅲ法,综合评估30多年来引滦水量分配组织实施情况,结果为"良"。综合评估结果表明:引滦水量分配方案科学合理,组织实施过程完备严谨,管理监督机制和制度完善,实施效果显著,方案可持续性降低。

    • 现场抽滤法在悬浮物浊度分析中的应用探讨

      2017, 37(2):48-53.

      摘要 (341) HTML (0) PDF 471.89 K (190) 评论 (0) 收藏

      摘要:以悬浮物浊度标定为研究对象,通过对不同分析方法得到的浓度结果与浊度仪之间相关性的分析,探索悬浮物浓度测量的较佳方案。根据实测数据的对比分析,发现现场抽滤法相较于自然焚烧法、室内抽滤法和沉淀烘干法,具有省时间、低费用、高效率和可靠性高的特点。主要原因为室内各类分析方法相较于现场抽滤会出现较多不确定的影响因素,包括运输存储过程中容器瓶壁的吸附作用、水样微生物的滋长以及方法本身的系统误差,如焚烧法操作过程,有机物在高温环境下挥发,致使分析处理的研究对象与观测仪器所测不同,导致产生比较大的误差。现场抽滤法不但适合在水流比较平稳的内河使用,而且在流态复杂,泥沙浓度变化较大的河口地区的泥沙浓度测量中也具有的较强实用性。

    • 安徽省产业结构变化和技术进步对用水效率影响测度与分析——基于完全分解模型

      2017, 37(2):54-58.

      摘要 (14) HTML (0) PDF 244.61 K (219) 评论 (0) 收藏

      摘要:水资源短缺为掣肘安徽省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约束因素之一,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是破解其关键。运用完全分解模型,就技术进步、结构变动因素对安徽省单位GDP水耗贡献份额进行了测度,结果表明:(1)20012014年,技术进步导致安徽省单位GDP用水年均下降31.91m3,是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关键因素,贡献率高达88.69%,三次产业技术进步贡献率分别为45.19%、38.59%、4.91%;(2)产业结构调整对安徽省单位GDP用水强度下降贡献率为11.31%,三次产业变动贡献率分别为-4.98%、0.62%、15.66%。提高安徽省水资源利用效率核心在于:依靠科技创新,促进一、二产业技术水平提升,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大力提高第三产业比重。研究结果,可为安徽省制定水资源利用效率的政策提供决策参考。

    • 间断性阶梯抽水试验求解水文地质参数解析法

      2017, 37(2):59-63.

      摘要 (363) HTML (0) PDF 243.34 K (199) 评论 (0) 收藏

      摘要:针对利用间断性阶梯流量抽水试验资料求解水文地质参数采用试算法、特殊标准曲线比对法及线性回归法等存在的计算过程繁复、人为误差难免、图表束缚严重等问题,采用优化拟合方法,在工程适应参数范围内,通过对以级数表示的泰斯井函数的简单函数替代,并依据抽水试验降深时间关系曲线上的选点,采用降深比值法,经对间断性阶梯流量抽水井流函数的整理推导,获得了可直接完成相关水文地质参数求解的一元二次方程,求解过程简捷直观,便于实际工程应用。精度分析表明,在工程适用参数范围内,最大相对误差小于2%,完全满足实际工程的计算精度要求。

    • 基于主成分分析和因子分析的宁夏水资源承载力研究

      2017, 37(2):64-72.

      摘要 (31) HTML (0) PDF 328.89 K (191)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了探求宁夏水资源承载力状况,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和因子分析法,在分析宁夏20042014年水资源承载力状况的基础上,对宁夏5市2013年水资源承载力分水资源支持力、社会经济技术水平和社会生活水平3个方面进行综合考虑,得到宁夏5市的水资源利用状况指数和分级标准。具体得到以下几个结论:(1)20042014年间,宁夏水资源承载力仅在20052006年有所波动,其余年份两种方法结果一致,11年间保持稳定上升;(2)对于宁夏5市2013年水资源承载力状况,主成分分析结果由大到小排序为吴忠市、银川市、石嘴山市、固原市和中卫市,因子分析结果由大到小排序为吴忠市、银川市、固原市、石嘴山市和中卫市;(3)建立宁夏5市水资源承载力状况分级阈值,主成分分析下吴忠市和银川市的水资源利用状况高,石嘴山市的水资源利用状况中等,固原市和中卫市的水资源利用状况低;因子分析下吴忠市和银川市的水资源利用状况高,其余3市水资源利用状况都较低。

    • 敦煌西土沟沙漠洪水资源开发利用模式及成效分析

      2017, 37(2):73-77.

      摘要 (519) HTML (0) PDF 290.42 K (225) 评论 (0) 收藏

      摘要:收集研究区域内雨量站历年降水量资料,水文站历年径流系列资料以及历年最大洪峰流量、洪水总量成果资料及西土沟敦煌沙漠水文实验研究站实测水文资料,调查该区域内洪水沟道的历史最大洪水。用水文学原理和方法对洪峰流量和洪水总量变化规律进行统计分析,结合敦煌西土沟流域灾害综合治理工程实施情况估算区域水资源可利用量,提出沙漠洪水资源开发利用新模式。结果表明:西土沟流域洪水灾害综合治理工程的实施探索出导流+分洪+工程防护的洪水资源开发利用模式、拦蓄洪水产生地下径流利用模式和沙漠冷水虹鳟鱼养殖到葡萄种植的区域水资源重复利用模式;有效遏制了研究区内沙漠的进一步推进并可显著增加流域内可利用水资源量,实现了区域生态治理与经济发展的良性循环。

    • 珠江流域大气降水稳定性氢氧同位素特征

      2017, 37(2):78-82.

      摘要 (16) HTML (0) PDF 365.90 K (204) 评论 (0) 收藏

      摘要:大气降水稳定同位素的特征对于明确流域水循环过程、水汽来源和气候变化等方面都有重要指示作用。选取珠江流域的广州、桂林、柳州和香港4个站点的IAEA大气降水氢氧同位素数据,对其时空分布特点及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该地区降水中氧同位素的变化呈现出旱季高、雨季低的特点。全年尺度下,4个站点主要受温度效应影响,只在旱季有着较为微弱的降水量效应;得到的珠江流域大气降水线方程:δD=8.084δ18O+10.998,R=0.965,对比全球及中国大气降水线方程,都较为接近,证明该地区降水主要遵循瑞利分馏过程;d盈余值的变化呈现出雨季低、旱季高的特征,表明珠江流域水汽主要源于海洋,在旱季受到北方空气南下及局地水循环的影响。

    • 滇中地区产汇流分析探讨

      2017, 37(2):83-88.

      摘要 (20) HTML (0) PDF 357.10 K (165) 评论 (0) 收藏

      摘要:依据云南省滇中地区16个水文站共31年(19802010年)实测水文资料,应用二水源新安江模型进行降雨径流分析,用推理过程线法进行汇流分析,研究滇中地区产汇流参数地理变化规律,为无水文资料的中小河流开展水文计算和站网规划提供参考。研究结果表明:分析得出的参数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分析成果取得较好的效果。

    • >区域水文
    • 黄土高原典型山地-沟壑区地下水水化学特征及成因——以六盘山地区为例

      2017, 37(2):89-96.

      摘要 (32) HTML (0) PDF 488.92 K (271)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了揭示黄土高原山地-沟壑区黄土地下水水化学特征及成因,对六盘山东西两侧山区及其西部典型黄土高原山地-沟壑区进行了多次实地考察,合理选择采样点,采集了浅层地下水监测水样。对采集的样品水化学数据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六盘山地区浅层地下水以低TDS重碳酸盐型为主,径流途径较短,循环条件较好,保持了较好的天然淡水资源状态;而在山地-沟壑区水化学类型则复杂多样,TDS平均值达1 870mg/L,淡水资源相对匮乏。结合各类水化学图可以看出,浅层地下水和地表水的离子来源优势机制以岩石风化为主,并且在山地-沟壑区受到不同程度蒸发作用控制。通过分析地下水中的离子浓度比以及锶元素,发现六盘山区主要为补给区和径流区,山地-沟壑区则是补给区、径流区和径流滞缓区,黄土地下水可能有来自六盘山岩溶水的补给。氟离子浓度和硬度超标是影响区域内水质的最主要因素,在受蒸发作用影响较大的地区尤为突出。黄土高原地下水资源的分布状况和质量参差不齐,保护好区域内较好的淡水资源并且按照地下水分布规律进行合理的开发与宏观调控,是缓解黄土高原水资源问题的关键。

主编:蔡阳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000-0852

国内统一刊号:CN 11-1814/P

国内邮发代号:

  • 引用排行
  • 下载排行
按检索
检索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