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3年第33卷第6期文章目次
    全 选
    显示方式: |
    • >理论研究
    • 基于高阶概率权重矩的广义极值分布参数估计

      2013, 33(6):1-5.

      摘要 (504) HTML (0) PDF 514.60 K (321) 评论 (0) 收藏

      摘要:研究基于高阶概率权重矩的广义极值分布参数估计。根据高阶概率权重矩法原理,建立了广义极值分布高阶概率权重矩估算参数模型。以陕北地区4个水文测站的年最大洪峰流量序列为例,结果表明:高阶概率权重矩法能赋予大洪水值更多的权重。蒙特卡洛试验表明:适当提高阶数可以减小误差,但阶数过高反而会增大误差。

    • 水文频率分析中抽样误差的统计试验研究

      2013, 33(6):6-10.

      摘要 (431) HTML (0) PDF 416.66 K (267) 评论 (0) 收藏

      摘要:基于统计试验方法,探讨水文频率分析中抽样误差的分布问题。试验结果表明:小样本容量时,设计值抽样误差存在"系统性"偏小,误差均值小于零,随样本容量的增加,偏差逐渐缩小,趋于零均值正态分布;当Cv、Cs值较大时,抽样误差明显增大,小样本情况下还须额外考虑抽样误差均值的修正。

    • 流域非点源磷素输出负荷估算方法研究

      2013, 33(6):11-15.

      摘要 (394) HTML (0) PDF 409.08 K (245)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前水质常规监测频率较低,难以客观反映流域非点源污染物浓度随降雨径流过程的变化情况,结果会低估了流域非点源污染物的输出负荷。本文利用流域次降雨过程的连续水质水量同步监测资料,研究分析次降雨过程与流域非点源磷素输出负荷之间的因果关系,并建立次降雨总量与磷素输出负荷的定量相关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流域次降雨总量与非点源磷素输出负荷之间存在较好的相关关系。通过这种定量关系,以流域次降雨总量为输入,可以更为合理地估算出流域非点源磷素输出负荷。

    • >技术应用
    • GIS与遥感支持下基于层次分析法的土壤水资源分布研究——以石家庄市为例

      2013, 33(6):16-20.

      摘要 (657) HTML (0) PDF 679.80 K (349) 评论 (0) 收藏

      摘要:开发了一个在GIS与遥感支持下基于层次分析法获得区域土壤水资源分布的新方法。本方法首先根据待研究区的特征选取土壤水影响因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因子权重,建立土壤水资源评价模型,以2000年石家庄市为例,选取6个土壤水影响因子,分别是降水、蒸发、海拔、坡度、土壤孔隙度、土地利用方式,最后基于GIS的空间分析功能实现了石家庄市土壤水资源分级。该方法可为快速获取区域土壤水资源分布提供新的途径。

    • 水文实验研究的现状与发展探讨

      2013, 33(6):21-24.

      摘要 (53) HTML (0) PDF 314.57 K (326) 评论 (0) 收藏

      摘要:水文实验是水文科学发展的基础和必要条件,但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由于科技体制改革等诸多原因,水文实验研究工作不断萎缩甚至停滞,与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形成巨大反差。分析了水文实验研究工作现状,针对新时期新形势下对水文实验研究工作提出的更高要求,阐述了水文实验站发展的规划原则,并对水文实验研究发展进行了展望。

    • 利用正交函数拟合水位流量关系曲线方法探讨

      2013, 33(6):25-28.

      摘要 (61) HTML (0) PDF 395.02 K (315) 评论 (0) 收藏

      摘要:采用挽鱼沟水文站实测流量资料,利用正交函数对该站水位流量关系曲线进行拟合,对选配的各阶曲线进行误差统计与"三项"检验,选取满足水文资料整编规范规定的误差指标与定线精度要求的曲线,并与人工定线的整编成果进行比较分析,说明正交函数拟合曲线能满足水文资料整编要求,能降低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和提高整编精度。

    • 河流水位差计设计及其应用的可行性研究

      2013, 33(6):29-34.

      摘要 (23) HTML (0) PDF 655.58 K (309) 评论 (0) 收藏

      摘要:水工建筑物或控制河段的上下游水位差是水流运动的决定性要素,是流量推算中的最重要因子。在平原水网区,水位差很小,人工观测精度对其影响十分突出,直接影响流量定线和流量推算的精度,不能满足社会对水资源精细配置的需求。为提高水位差的测量精度,设计了河流水位差计;付之应用,对水位差的测量,无需进行水尺零点高程校正,无需进行水位的对比观测,而且能在任意数量级内提高水位差精度(根据精度选择探头),所构成的误差只有很微小的仪器器差,可满足流量定线与精确推流的目的。该系统还可以同时测记水位。河流水位差计设计简洁,仪器生产难度小,附属设施施工方便,整体造价低廉,具有良好的开发应用前景。

    • 饮马河流域生态调度研究

      2013, 33(6):35-41.

      摘要 (645) HTML (0) PDF 994.14 K (338) 评论 (0) 收藏

      摘要:以吉林省饮马河流域为研究对象,开展生态调度研究,构建了该流域的生态调度模型,并开发了基于两时段法的计算软件系统,给出了在维持饮马河流域现有水库及其配套灌区工程实际供水条件下的河道生态调度结果及水库的生态调度线,对流域生态调度成本进行了详细分析。研究结果可以为饮马河流域内水利工程的科学管理和合理调度提供科技支撑。

    • 北京平原区单次降水对地下水位影响的初步认识——以北京“7·21”特大暴雨为例

      2013, 33(6):42-46.

      摘要 (626) HTML (0) PDF 556.64 K (301) 评论 (0) 收藏

      摘要:通过对北京市平原区600余眼监测井水位动态资料的分析,2012年北京"7·21"特大暴雨后水位有明显响应的监测井仅有34处,约占总数的6%左右,比例较低,同时范围较为集中,且基本全为较浅的潜水井。反映出本次大暴雨对本区地下水位的直接影响总体程度不深。通过对这些监测点的分布规律加以分析,它们主要集中分布在各大河的上游河道沿线区域,地层渗透性较好。并认为发生大面积的漫水,即来水量较大是使得地下水位响应明显的另一重要条件。并对单次降水对水位影响较小的原因进行了分析,认为主要是由于粘土类地层的阻隔、地表人为硬化及地层的沉积压实,尤其是差异性压实,都会影响流场的畅通性,阻碍地下水的垂向入渗及水平方向的补给,从而会导致降水对地下水位的影响程度被大大减弱。

    • 3S技术在西藏墨脱堰塞湖水文抢险监测中的应用

      2013, 33(6):47-51.

      摘要 (45) HTML (0) PDF 853.82 K (320) 评论 (0) 收藏

      摘要:2008年雅鲁藏布江干流墨脱县境内甘德乡斜对面无人区西南约7km处发生山体崩塌滑坡,堵塞河道形成堰塞湖。水利部突击队队员利用先进的3S技术解决了特殊条件下常规方法解决不了的问题,测得和计算出堰塞湖的库容、堰体体积、入出库流量、口门宽及口门影像图等,为水利部墨脱堰塞湖工作组处置和实时监测堰塞湖提供了及时可靠的决策依据。

    • 水文基础数据通用平台在水情报汛和资料整编中的应用

      2013, 33(6):52-57.

      摘要 (52) HTML (0) PDF 1.06 M (305) 评论 (0) 收藏

      摘要:水文基础数据通用平台,以其开放、可靠、可扩展性等优势,为越来越多的水文信息自动采集和数据处理提供服务,应用范围不断扩大。在实际工作中进行水文信息自动收集、矢量监视图自动更新、水情报文自动生成和转发,以及水文资料整编数据下载和转换为电算整编格式,是水文基础数据通用平台在业务处理方面的重要应用。

    • 数字流域与雨量站网论证技术的集成应用研究

      2013, 33(6):58-62.

      摘要 (547) HTML (0) PDF 344.37 K (258) 评论 (0) 收藏

      摘要:针对传统站网论证方法难以与降雨分布的影响因素相关的局限性,将数字流域引入站网论证方法中,阐述了数字流域建设和信息提取的相关技术,并将数字流域与站网密度、相关分析、雨量等值线、历史洪水预报分析4种站网论证技术进行集成和应用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数字流域与雨量站网论证技术的集成考虑了地形等因素影响,论证结果更合理,其基本思想可为类似的站网论证分析提供借鉴。

    • 海河流域大型水库饮用水水源地水环境安全评价及应用

      2013, 33(6):63-67.

      摘要 (54) HTML (0) PDF 360.84 K (318) 评论 (0) 收藏

      摘要:对水库型水源地水环境安全评价的理论和方法进行研究,构建了基于驱动力-压力-状态-影响-风险模型(DPSIR)的水库型水源地水环境安全评价指标体系,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包括了降水、污染物入库量、水质状态指标、水质达标率以及水华爆发影响因子5个方案,11项指标。将该指标体系应用于岳城水库水环境安全评价,其结论主要有:(1)该模型的驱动力是降水带入面源污染,压力是流域输入水库的污染负荷,状态指标是TN、TP以及CODMn等水质参数,影响指标是水库水质达标率,风险指标则是氮磷比、水温等;(2)岳城水库4、5、6和9月处于较安全状态,但由于受地表径流污染负荷影响,在7、8月处于预警状态。将评价结果与实际水环境安全状况进行比较,吻合程度好,因此该模型可应用于海河流域大型水库饮用水水源地水环境安全评价。

    • 地下水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划分关键技术研究

      2013, 33(6):68-71.

      摘要 (34) HTML (0) PDF 448.26 K (277) 评论 (0) 收藏

      摘要: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和《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分技术规范》(HJ/T338-2007),对饮用水源保护区进行科学合理划分是实现水资源综合开发、合理利用、积极保护、科学管理的基础工作,也是运用法律、行政、经济手段强化水资源管理的根本保证,是防治水污染、保护水资源的重要措施。饮用水源保护区划分涉及经济社会发展、人类活动影响,地表、地下水资源数量,地表、地下水资源水质,陆地水文、工程地质水文,以及水利、环保等学科内容,是一项技术性较强,涉及学科较多的技术工作。通过饮用水源保护区划分涉及关键技术研究和保护区划分工作的开展,合理确定水源的保护范围和保护目标,为地表、地下水资源的合理开发、保护、利用提供科学依据,以保障供水安全、生态与环境安全。

    • 三门峡市黄河饮用水源污染分析研究

      2013, 33(6):72-76.

      摘要 (70) HTML (0) PDF 427.30 K (284) 评论 (0) 收藏

      摘要:黄河是三门峡市的饮用水源和工农业用水水源。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类活动的加剧,使得黄河水质污染日趋严重。为了摸清三门峡市黄河饮用水源污染状况,按照《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以20042012年水质监测资料为依据,对三门峡市黄河水源水质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水源为劣Ⅴ类Ⅳ类水质。主要污染项目是氨氮、化学需氧量。根据分析结果提出加强对饮用水源的监测,找出污染原因,采取有效的措施控制水源地水质进一步恶化。

    • 淮河流域地下水超采区治理与保护措施研究

      2013, 33(6):77-80.

      摘要 (323) HTML (0) PDF 326.70 K (283) 评论 (0) 收藏

      摘要:地下水超采是淮河流域地下水开发利用保护存在的主要问题,目前已有各类超采区58个。为科学合理的开发利用与保护地下水,减少超采区和超采现象,本文在分析地下水超采区形成原因的基础上,提出了超采区的治理与保护的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

    • >区域水文
    • 密云水库以上流域年径流变化趋势及周期分析

      2013, 33(6):81-84.

      摘要 (44) HTML (0) PDF 516.19 K (296) 评论 (0) 收藏

      摘要:密云水库是华北地区最大的水库,是确保首都供水安全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水源地。本文以密云水库控制流域的张家坟站、下会站为代表站,选取19602012年的年径流资料,采用线性回归法、Kendall秩次相关检验法、Spearman秩次相关检验法分析密云水库以上流域径流的变化趋势,采用连续功率谱方法分析密云水库以上流域径流的周期。结果表明:密云水库上游潮河和白河两个流域径流的年际变化非常大,它们在同一年的径流丰枯基本一致,其中同丰同枯的概率最大。近半个世纪以来,上述两个流域的径流均呈现出明显的减少趋势,并且白河流域径流的减小速度快于潮河流域,密云水库以上流域年径流量序列显著存在约45a的周期振荡。

    • 60年来黑河流域东部子水系中上游气温、降水、蒸发变化特征分析

      2013, 33(6):85-89.

      摘要 (659) HTML (0) PDF 474.09 K (221) 评论 (0) 收藏

      摘要:利用黑河流域东部子水系中上游10个水文站近60年气温、降水、蒸发观测资料,分析3个要素地域和年际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气温总体地域变化特征表现为从南向北随着海拔高程逐渐降低,多年平均气温呈现逐步升高的趋势。2000年以后气温平均升高0.9℃;(2)降水量总体地域变化特征表现为从南向北、从东向西随着海拔高程的逐渐降低,多年平均降水量呈现逐步减少的趋势。各站历年降水过程呈锯齿状高频振荡,深山区、走廊平原区(荒漠边缘区)降水量长期变化总体上是呈缓慢上升的趋势,浅山区降水量长期变化总体上是呈缓慢下降的趋势;(3)蒸发量地域分布规律跟降水量、气温地域分布规律密切相关,蒸发量总体地域变化特征表现为从南向北随着海拔高程逐渐降低,多年平均蒸发量呈现逐步增大的趋势。19802011年间深山区多年蒸发量变化趋势平稳,无明显增大或减小的变化趋势;浅山区和走廊平原区均呈现出蒸发量逐年减小的总体变化趋势。

    • 1950~2005年大通河流域径流变化特征及影响因素

      2013, 33(6):90-96.

      摘要 (39) HTML (0) PDF 684.59 K (282) 评论 (0) 收藏

      摘要:以大通河流域享堂水文站1950~2005年实测径流数据为基础,综合运用趋势分析、累积距平、R/S分析、Morlet小波分析、降水-径流深度双累积曲线等数理统计方法,研究了大通河流域径流的年内分配、年际变化和周期振荡特征、并定量分析了气候因素和人类活动因素对径流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1)大通河径流年内主要集中在510月,占年径流总量的82%左右。1950~2005年,大通河流域年径流呈微弱减少趋势,递减率为-0.55×108m3/10a(R2=0.025,P=0.249),Hurst指数为0.58,表明未来一段时间内径流仍可能呈减少趋势;(2)1950~2005年,大通河流域年径流在27a时间尺度上周期震荡明显,经历了"多-少-多-少-多-少-多"7个循环交替;(3)大通河流域降水-径流深度双累积曲线在1994年发生显著偏移,1994年之前径流变化主要受降水影响,1994年以后,径流变化主要受人类活动影响。

    • >其他栏目
    • 《水文》双月刊2013年(第33卷)总目录

      2013, 33(6):97-98.

      摘要 (13) HTML (0) PDF 51.45 K (265) 评论 (0) 收藏

      摘要:

主编:蔡阳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000-0852

国内统一刊号:CN 11-1814/P

国内邮发代号:

  • 引用排行
  • 下载排行
按检索
检索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