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编:蔡阳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000-0852
国内统一刊号:CN 11-1814/P
国内邮发代号:
- 引用排行
- 下载排行
摘要:以水资源的供需差值为旱情综合评价的基础,提出了两种旱情综合评价方法,即供需成因分析评价方法和供需水量平衡评价方法,应用山东省的实际资料对评价方法进行了检验,评价结果与实际相符。
摘要:在实际的防洪决策中,如何将历史暴雨洪水的特性和信息有效地组织和表达,实现与实时预报系统的无缝连接,真正发挥历史暴雨洪水在实时防洪决策中的作用,是提高洪水预报精度和时效,并进行科学的洪水调度决策的前提。本文将实时暴雨洪水与历史暴雨洪水的雨洪信息指标化,运用非平权距离系数法进行相似性分析,最终推选出与实时暴雨洪水相类似的历史暴雨洪水。通过研究与实时暴雨洪水相类似的历史暴雨洪水的发生发展趋势,预测实时暴雨洪水的趋势,从而为实时的洪水调度提供决策支持。本文以1998年松花江流域暴雨洪水为例进行分析,其结果具有较高精度和一定可信度。
摘要:分析了洪水预报研究现状,讨论了实时洪水预报系统研究中信息利用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值得进一步研究的关键性问题、研究思路和研究技术路线。
摘要:分析了基于C/S模式水资源配置系统的不足和B/S模式的优点;构建了基于B/S模式的区域水资源合理配置系统总体框架;阐述了ASP、COM 、WebGIS、Socket、事务处理等技术原理与应用;以 Web GIS为平台实现了空间综合信息处理、资料远程汇总、需水量计算与预测、可供水量计算、供需分析、方案评价和远程交互会商等功能。
摘要:基于卫星遥感的降水监测的基本方法是建立云顶温度与象素点降水的统计相关关系,同时利用卫星信息在地面雨量站点间进行雨量插值。基于气象卫星的实际蒸散发计算通过定标、大气订正、空气温度、总辐射、净辐射、显热通量等步骤计算。降雪处理的依据是降雨和地表温度。融雪计算的基础是能量平衡,融雪发生时刻用雪盖的寒冷度估算。决定土壤冻结的因素能量平衡和温度。土壤冻结逆方程可用于确定土壤解冻的深度。坡面径流以用二维扩散过程模拟。河道部分以有侧向入流的Muskingum-Cunge方法为基础。
摘要:IHACRES模型以单位线为基础,结构简单、概念明确、优选参数少,在国外已被广泛研究和应用,并认为是一个相当成功的流域水文模型。选择石门、高关、白云山水库流域以及汉江支流牧马河四个流域,假定其中一个流域有实测资料,对模型进行参数优选之后移用于其它流域,分别运用 IHACRES模型和新安江模型进行径流模拟。结果表明,IHACRES模型模拟精度高于新安江模型, 对无资料地区的径流模拟更为适用。
摘要:塔里木河是中国最长的内陆河,干流区不产流,其水量均由源流供给,上游源流来水量的预报是流域水量调度的基础。应用时间序列分析方法对塔里木河上游3源流6个主要测站的多年径流系列进行分析,分别建立了月、旬系列组合模型和标准化时间序列组合模型,并对这三种模型的预报值进行回归集成。通过与实测值的对比,集成预报结果明显好于单个模型的预报结果,6站月径流量的总体预报精度均达到了甲级,其中多数月份的预报精度也达到了甲级。模型已经应用于塔里木河水量调度决策支持子系统的开发之中。
摘要:通过对渭河下游站点的时间序列及空间分布的分析,确定出影响华县站流量的时间和空间信息,并将其引入神经网络模型;采用典型的BP神经网络,重点对网络的隐含层节点数、训练次数和学习率进行分析,构建了渭河下游华县断面流量预报的人工神经网络模型;并采用RMSE、NSC和相关系数 R作为模型效果评定标准,将其与传统多元统计回归模型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所建的BP神经网络模型较多元统计回归模型的预报效果有显著的提高。
摘要:本文在研究孔隙地下水流可视化模拟系统框架的基础上,较详细地阐明了基于GIS的孔隙地下水流模拟概念模型的构建、模型的时间与空间离散、计算参数的自动赋值、模型的可视化拟合、模拟结果的可视化表达等的技术路线与实现的具体方法,基本实现了GIS与孔隙地下水流模拟模型的紧密集成以及孔隙地下水流模拟过程的可视化,为其它类型的地下水流可视化模拟系统的研究与开发提供了一些探索性的思路。
摘要:汛限水位是协调综合利用水库防洪和兴利矛盾的重要参数。三峡水库围堰发电期调度规则将汛期水库水位控制在134.9-135.4m运行,本文将汛期(6-9月)按旬划分为12个分期,建立模拟模型和动态规划模型;采用宜昌站120年实测日流量序列,通过所建模型计算,得到了优化的分期汛限水位方案。模型实现了模拟和优化的有机结合,将带机遇约束的多目标优化问题转化为确定性约束条件下的单目标优化问题,降低了复杂性。结果表明,模型在不增加防洪风险的前提下,发电效益增加了2.21%(2005 年)和2.32%(2006年)。
摘要:针对传统F检验法只能用于已知变异点的检验,而无法用于变异点的识别问题,本文提出了滑动F识别与检验法。该法首先利用传统F检验法对序列逐点进行检验,找出满足F计算值大于临界值的所有可能变异点,然后选择F计算值达到最大值的那一点作为最可能变异点。利用该法对潮白河水资源分区45年年径流量序列进行了分析,并从物理成因角度对该检验结果进行了确认。结果表明滑动F 识别与检验法具有较好的检验效果,检验结果可信度较高。
摘要:可能最大洪水的地区组成多年来一直是可能最大暴雨及洪水计算理论体系中有待进一步明确的问题。目前我国还没有一套较完整规范地推求可能最大洪水地区组成的计算方法。本文着重介绍的是一种根据可能最大暴雨及洪水计算原理,依照可能最大洪水的地区组成来推求水电站坝址可能最大洪水的方法。并论证了方法的合理性。该方法比较适用于水电站坝址流域由不同气候区域组成,上游洪水主要由高山融雪(冰)水组成的情况。
摘要:鉴于目前入河排污口流量测验手段不足,尝试采用测试电导率方法进行排污口流量测量,并与常规流量测验方法容量法进行比对,试验证实本方法简便易行,适应性强,可以在实际工作中推广应用。
摘要:本自动监测冰厚装置原理,是通过测量冰层底面与冰下水中一固定端之间垂直距离来实现的。该距离是一只浮桶从固定端运动到冰层底面的行程。随浮桶一起运动的压差式水位传感器分别给出浮桶位于固定端和冰层底面的位置,而浮桶的运动则依靠数据采集仪控制浮桶内水泵排吸水改变浮桶的重力来实现,并且该仪器能够记录传感器的信号和设置水泵开关的开、闭时间。为了避免浮桶对冰层厚度变化的影响且浮桶不至于与冰层底面冻结,浮桶只是在测量行程时上浮到冰层底面,其他时间均在固定端位置。文中给出系统的工作原理和现场实测结果的初步分析。
摘要:本文系统介绍了山东省水文仪器研制中心最新研制成功的EXC100-1B型水文巡测车的结构特点和技术参数, 经试用与鉴定符合《水文巡测规范》的技术要求,适用于各种类型河流上的桥梁进行水文巡测使用,并可用于配合牵引拖弋ADCP等水文仪器完成测流任务,以及采样取沙等其它各种巡测和桥测任务。本文在介绍了该车的技术性能、功能特点和使用方法的基础上,进行了综合使用效益和社会效益分析,EXC100-1B型水文巡测车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和较好的推广使用前景。
摘要:20多年来,计算机技术在水文资料整编方面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目前,随着水文行业新仪器新技术的普遍应用, 迫切需要在视窗操作系统下开发一套功能齐全、操作简便的水文资料整汇编系统。南方片水文资料整汇编软件系统,以先进的计算机软件技术,用可视化编程语言Microsoft Visual Studio 6.0开发了界面友好、操作简便易行的水文资料整汇编软件系统。文中阐述了软件系统的开发目标、设计思路、技术路线以及系统实现等。
摘要:IP OVER DVB技术是现代信息技术发展的成果。水利部利用现有的卫星信道资源,通过卫星云图广播系统,将多种的气象产品实时发送到各防汛单位,为各地的防汛决策提供科学的依据。本文探讨了该系统的核心技术、分析了网络的结构并对系统的推广前景进行了展望。
摘要:在分析流域、水文气象以及各类水工程复杂特性的基础上,阐述水管理系统的组成和功能,作为建设的第一步,着重介绍为管理部门所必需的各种门类的信息系统。
摘要:本文重点分析了湖北省水资源数量特性、各种地表水体和地下水质现状,简述了与水有关的区域水生态环境问题,提出了水资源保护的有关建议。
摘要:2006年4月6日-7日,全国水文工作会议在哈尔滨市召开。水利部副部长鄂竟平、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副省长申立国、长江水利委员会主任蔡其华、国务院法制办农环司司长王振江、财政部农业司副司长曹广生、松辽水利委员会主任党连文、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副秘书长金济滨、黑龙江省水利厅厅长肖友,以及水利部有关司局、各流域机构、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水利(水务)厅(局)的领导和全国水文系统和流域水资源保护局等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参加了会议。
摘要:2005年9月1-4日,安徽省受第13号台风“泰利”影响,同时遇到华北冷空气南下,与低层云团汇合,形成历史罕见特大暴雨,三个暴雨中心分别位于淠河上游张冲站、皖河上游岳西站和滁河上游长山站,最大3日降雨量687mm,最大 24h降雨量544mm。本文通过实测资料对本次暴雨洪水成因、特点进行了分析,并与历史上发生的洪水进行了对比分析。
摘要:2005年6月西江流域持续暴雨,强度大、历时长,造成西江中下游地区发生特大洪水,下游控制站梧州水文站洪峰量级超百年一遇,仅次于历史调查洪水1915年,列近百年来第二位。本文分析了暴雨成因、暴雨特性、洪水形成、组合情况、洪水特性及重现期,并与94·06、98·06洪水比较,为洪水管理与防汛工作提供了科学依据。
摘要:本文以陕西省黄河流域为研究对象,运用实测水文资料,根据水沙平衡原理,分析计算了陕西省黄河流域出、入境和自产径流量、输沙量。通过对自产水沙量的变化分析,寻找本省黄河流域水沙变化的特点和主要影响因素。阐述了泥沙流失的分布区域,并以泥沙流失的重点区域无定河流域为典型进行深入分析,从而进一步为陕西省水土保持、水资源保护和生态建设提供决策依据。
摘要:根据2004年7月和11月南通市市区使用的128口地下水井的水质监测资料,简单分析了南通市市区地下水质量现状,地下水受污染已经比较严重。结合南通市市区地下水开采利用现状,提出了地下水资源的一些相应保护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