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编:蔡阳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000-0852
国内统一刊号:CN 11-1814/P
国内邮发代号:
- 引用排行
- 下载排行
1997(3).
摘要:选择沂沭泗流域沂河临沂站以上区间、中运河运河站以上区间和沭河大官庄站以上区间3个流域,采用0-1整数规划对现行雨量站进行了优化规划,选出了满足精度要求的雨量站数量,以作为今后水文预报控制雨量站
1997(3).
摘要:将人工神经网络技术应用于水质综合评价,提出了水质综合评价的BP网络模型,并将该模型应用于实例检验。结果表明:BP网络模型用于水质综合评价方法可行且适应性强,结果客观、合理
1997(3).
摘要:二龙山水库控制运用探讨许玉明刘盾赵磊(吉林省四平市水利局)1问题的提出二龙山水库位于四平市梨树县石岭乡二龙山村,控制面积3676km2,占东辽河流域总面积的32.8%。水库始建于日伪时期的1943年,续建于1946年(民国35年),1948年3月,四...
1997(3):1-7.
摘要:对一个实测的具体样本而言,我们总是期望由某种方法估计的参数所确定的P-Ⅲ型曲线能量优地拟合样本点据,并能对全体样本收到最好的工功效。何谓“最优”地缺乏比较明显的数量概念,传统方法无一能对此问题作出有效的回答。
1997(3):8-12.
摘要:综合了近几年来进行的部分研究以及国内外研究和应用的情况,介绍了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在分布式流域水文模研制中的应用情况和发展趋势,展示了概念性模型参数地理化的可能性。
1997(3):13-15.
摘要:对在环境质量评中应用的灰关联分析方法进行了探讨,认为实际上评价标准是区间概念而非 的概念,因而传统灰联分析处理曲线间几何形状接的方法存在一定缺陷。为了改进这种缺陷,提出了一种基于点到区间距离的关联系数公式,并把它用到水环境质量评价虽,发现这种改进的灰关联分析方法具有更大的适应性。
1997(3):16-18.
摘要:通过孢粉分析手段,利用孢粉组合及其孢粉学资料,能进行划分,对比地层和确守质时代,进面是恢复古植被和古环境,为寻找到地下水资源提供参考参考依据,并将孢粉找民水文地质勘探等密切配合,探索和寻求地下水的运移规律,从而为大力开发和利用地下水,作了大胆构要卢。
1997(3):18-21.
摘要:半干旱地区的产流理论和计算方法研究,在我国尚进一个薄弱环节。据蓄满和超渗两种概化的产流机制,提出了垂向混合唱 产流模型。经应用检验,表明模型结构较合理,模拟拟实测资料的效果良好。
1997(3):22-26.
摘要:利用垂线流速随水深呈对数分布,并假定垂线平均速流可用谢才公式表示,直接导出了能反映断面形态影响的动能村交正数的数学表达式,为精确计算机提供了研究手段。
1997(3):27-32,21.
摘要:通过对澜沧江中下游23个测站年最大一日洪水峰量关系线型及其对应的Cv值关系分析,验证了洪水峰量关系三种线型的存在及三种类型对应峰量Cv值关系的一致性,并对峰量关系线型的一般性分布规律及成因作了初步探讨,可供资料短缺地区的洪水峰量及其Cv值关系分析参考
1997(3):37-39.
摘要:将人工神经网络扶植竽水质综合评价,提出了水质综合评价的BP网络模型,并将该模型应用于实例检验。结果表明:BP网络模型用于水质综合评价方法可行且适应性强,结果客观,合理。
1997(3):40-43.
摘要:以演算出流量与实测出流量的误差平方和最小为判据,直接推求了流量演进系数的最优估计值,而后反算参数x,K,以适应于不同时段的流量演算。以实例证明了该法的可行性和较高的演算精度。
1997(3):44-47.
摘要:通过对潜函数的实验研究,分析了潜水蒸发规律;利用土壤水吸力,探求了计算潜水蒸发的方法。
1997(3):54-56.
摘要:辽河各河段的径流特性曾代球1赵毓秀2黄庆莲1(1—辽宁省水文水资源勘测局2—水利部水利信息中心)水量平衡计算是水资源开发利用的基础工作,而对河流径流特性的研究是正确地进行水量平衡计算的前提。本文依据辽河流域30多年的实测水文资料,对这个问题进行了初步...
1997(3):56-59.
摘要:闽浙赣邻区“92·7”暴雨洪水分析朱永泉熊清华(福建省光泽县水电局)位于武夷山脉地带的闽浙赣邻区1992年7月3~5日发生了一场梅雨期特大暴雨,闽江、衢江、信江干支流出现了特大洪水或大洪水。位于东南最高峰黄岗山(海拔2158m)西南侧的福建省光泽县崩...
1997(3):59-60.
摘要:HSLJ型流速仪计数器张广海马登月王学金(黄委会山东水文水资源局)前言目前,我国使用的流速仪大都是旋桨或旋杯式流速仪,仪器内部装有机械接触丝,流速的大小由接触丝在单位时间内的接触次数反映出来。所以,准确测记接通次数是保证测速质量的关键。现行的流速仪计...
1997(3):61-64.
摘要:从计算机技术发展的角度,回顾了全国水文数据库系统的走过的压程,阐述了未来技术的发展方向,还从新技术应用推广角度,探讨了加快水文数据库系统应用建设的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