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编:蔡阳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000-0852
国内统一刊号:CN 11-1814/P
国内邮发代号:
- 引用排行
- 下载排行
摘要:现行单位线法,从它的推求到应用,都离不开实测暴雨洪水资料,然而,在实测资料中,一场暴雨的时、面分布往往都不均匀,以致由实测资料反推单位线的参数有时很不稳定,给综合、外延带来一定的困难;一场暴雨的时、面分布究竟给单位线参数的变动带来多大影响,这是人们十分关心的一个问题。通过分析实测资料来探讨上述问题,可以得到一些概念,但往往受到资料的种种限制,难以作出明确、全面的回答;应用室内水文整体模型和室外径流场试验来研究这个问题,当然是个重要途径,但它将动用众多的人力和物力,并在技术上还涉及到确定某些因子(雨率、糙率)模型率的困难;近十多年来,随着电子计算机的广泛应用,数值试验的研究日益
摘要:黄河流经西北黄土高原地区,由于汛期暴雨集中,大片植被较差地区水土流失严重,形成浓度极高的含沙水流,一场洪水中的含沙量可高达1,500公斤/立米以上。这种高含沙水流在中游山陕区间和径渭洛河地区(图1)虽然是屡见不鲜的,但近年来已有逐步向下游扩展的趋势。1977年7、8月间,黄河中下游相继出现两场高含沙洪水,其含沙量在龙门、华县以下直至花园口河段均接近或超过历史最高记录(表1)。两场洪水的沿程冲淤变化十分剧烈。第一场洪水沿程不少河段发生了“揭河底”现象,小浪底至花园口河段刷成深槽,平均刷深1.0~1.5米。第二场洪水在此河段发生了水位、流量的异常变化,出现了“浆河”现象。这样大的高浓度含沙水流进入下游河道以后发
摘要:甘肃省面积达45万多平方公里。省内现有水文站152个,平均3000平方公里一个水文站。水文站控制流域面积大于1000平方公里的占67%,小于1000平方公里的占33%。实测流量系列多数小于20年,大于30年的仅有9个测站。省内各种雨量站有530多个,但可供编制暴雨等值线图的仅183个;3660站年资料系列长度平均为20年。省内已建成中型,小(一)、(二)型水库共324座,这些水库多分布在无实测流量资料的中、小流域上。由于过去资料条件的限制,设计洪水成果往往偏小。因此,已成水库的洪水复核工作量很大。从上述我省的具体情况来看,只靠实测流量资料满足不了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和已成水库洪水复核工作的需要;以往各地编制的《水文
摘要:水文系统表示输入变量(或变量组)经过一组物理、化学和(或)生物过程的作用而转变为输出变量(或变量组),就其性质来说,它是一个物理、连续和动力的系统。水文模型是水文系统的简化表示,它可以分为水文物理模型和水文数学模型。水文数学模型又可分为确定模型和非确定模型,亦即在水文系统中,若所有变量均不考虑概率分布时,则这种模型是确定模型;若任一变量具有概率分布时,则该模型是随机模型。关于确定模型与随机模型的关系,国外已有一些研究。若输入为白噪声,通过单个线性水库的作用,其输出的自相关函数可以用一阶自回归过程来表示。水文时间系列无论是作为确定时间系列,还是作为随机时间系列,尽管两者参数估计的术语和方法不同,但是两者所用的概念
摘要:J.E.纳希等学者曾由不同途经导出瞬时单位线、净雨、地面径流各阶矩关系的矩定理,即原点矩:v_(Qr)=(v_(U0)+v_I)~r(1)中心矩:μ_(Qr)=(μ_(U0)+μ_I)~r(2)本文的目的是导出时段单位线、净雨、地面径流各阶矩关系的矩定理。文中所引用的符号详见附录。一、单位线的原点矩矩定理按线性单位线汇流原理,各时段净雨产生的各部分地面径流过程,经线性叠加成整个地面径流过程线,如图1。根据线性叠加、分矩求和的原理,对单位线、净雨、地面径流各阶矩量的关系推导如下:1.单位线起点向右移一个距离t_0(图2),则对应于原来起点(即原点0)的各阶原点矩量m′_r为
摘要:抵偿河长法中,本站水位后移法已在《水文测验手册》第三册“资料整编和审查”一书列为处理受洪水涨落率影响的水位流量关系的一种方法。从六十年代以来已在全国得到较为广泛的应用,现将本站水位后移法中几个问题进行如下探讨:
摘要:水质评价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合理地利用水资源。目前国内外均在积极地进行水质评价方法的研究和探讨,这必将对合理利用水资源提供较为可靠的依据。现有的评价方法,主要考虑污染物的浓度。污染物的浓度是评价水质好坏的主要依据,但还不能反映水质在时间上的变化状况,也未反映污染范围。为此本文提出“水质分级保证率评价法”,其主要优点是:它不仅考虑了污染物的浓度,而且考虑了某污染状况持续的时间和污染范围(即河段长度)。这样便于用水单位根据不同水质,采取不同水处理措施以解决用水问题。
摘要:水汽净输送计算是建立在大气水量平衡基础上的,已被应用于大范围水文循环的研究中。据近年来人们对一些大暴雨的计算表明:在特定地区一定历时的水汽净输送量接近于这历时在该地区产生的降水量。因而应用水汽净输送原理,使有利于产生暴雨的流场和水汽场相结合,来估算大流域的可能最大降水是一种可取的方法。一、水汽净输送量计算原理假定降雨率等于凝结率,忽略空气中液态水的变化及降水过程中的蒸发,则单位时间从单位质量的空气块中降落的水量为:
摘要:1980年初,水利、电力两部委托长江流域规划办公室和东北勘测设计院负责编写《水利水电工程水文计算规范》。两个主编单位经过两年来的努力,完成了《规范》的讨论稿,并于今年5月6日至14日在福州市召开了有部属各委和设计院,以及部分省设计院的同志参加的《规范》讨论会。与会代表们认为这个《规范》讨论稿总结了我国以往的经验,基本上反映了现有的技术水平。会议期间,大家着重对《规范》的适用范围进行了认真的讨论。一致认为《规范》主要适用于山丘区大中型水利水电枢纽工程初步设计阶段的水文计算。但根据我国实际情况《规范》讨论稿尚需充实由降雨推算径流,以及泥沙等方面的内容。《规范》还强调了基本资料的重要性,并提出了在缺乏水文资
摘要:水文缆道信号包括水面、河底、流速以及取样控制等。信号问题包括由“发生”、“接收”、“传输”三部分。前二部分可纳入电子技术,有单元电路可借鉴应用,本文不予赘述。而“传输”则是目前信号问题的关键。水文缆道信号传输多利用缆道与水体构成通道,即水文测流工作中习称的“无线测流”。常以缆道中的一条被处理成同地相对绝缘的索道兼作信号索用(以下称信号索),另一条线路以水体、大地、接地装置引入操作室(下称地线)。所谓传输的技术处理,即在信号线的组件上应用绝缘材料以提高其绝缘度;同时做好接地装置以降低接地电阻,确保信号可靠稳定,提高缆道信号的传输效率。一、信号线的技术处理1.信号索的选择横跨测流断面的缆道中,最上面为承重主索,其下为循回索、起重索。在没有专门设置防雷索的测站上,承重索宜优先作防雷用,将主索二端经支架接地。在这种情况下,循回索则兼作信号索。为便于说
摘要:我省于1973年购进十二台本溪SCK-736型水文测流控制仪。当时曾在皖南山区的屯溪水文站安装使用,后因仪器出了故障,停止使用。其余十一台,因存在各种问题,一直未能投入使用。1978年,总站组织了一定的技术力量,因地制宜,对该仪器进行了局部的改动,使之投入使用。试验证明,性能有了改进,基本上达到了改装的预期目标。该仪器在使用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是:1.控制仪的水面、河底、流速三种信号,均采用固定载波信号进行传递。载波信号发射机密封在铅鱼肚里,传递信号可靠,对缆道的绝缘程度要求也不高。但是对铅鱼肚的密封要
摘要:缆道缆车结合,是针对华北多数河流的特点,和目前缆道在应用上存在的问题,在华北区的一次协作会上提出来的一种过河设备。目前山西已建成两套,并投入了生产。由于这是一项新的尝试,没有成熟的经验可循,因此必然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为了总结经验,仅对其中某些问题提出个人讨论意见,供参考。一、结合的必要性华北地区的水文测验工作,在60年代创始了升降缆车,克服了在此以前从国外引进的固定缆车的缺点,较好地解决了流量输沙率的实测问题,测验质量有了很大的提高。由于华北大多数河流,洪水时水草多,流速仪易被缠绕,人在吊箱上可以及时排除,因此缆车有了较大的发展。但是,缆车电气化程度低,升降悬杆(铅鱼)、升降吊箱和采样器等都要投入较重的体
摘要:青藏高原位于我国的西南部。它北起昆仑山、阿尔金山和祁连山,南达喜马拉雅山,东至横断山脉中北部,西抵国界。面积达250万平方公里,占我国总面积的1/4还多。青藏高原的存在不仅对我国和亚洲东部的自然环境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而且高原本身亦具有特殊的水文形成条件。一、独特的自然条件青藏高原是世界上最高、面积最大的高原,它是由一系列高大山脉及其间的宽谷盆地组成的巨大山原。高原面海拔一般都在4000~5000米,耸立在高原边缘的巨大山系海拔多达6000至7000米,还有十几座高于8000米的山峰。喜马拉雅山的主峰珠穆朗玛峰海拔8848米,是世界第一高峰。高原上的主要山脉呈近东西向延伸,至东南部横断山区而逐渐转为近南北向。西部的高原面保存比较完整,地面起伏和缓,东南部横断山区受河流的强烈切割,地面崎
摘要:1976年7月,湘江中下游发生了一次历史上罕见的特大洪水。这次洪水使零陵、衡山、株洲、湘潭、长沙等控制站出现了创纪录的最高水位,造成了严重的洪涝灾害。现对这次暴雨洪水的成因、组合和汇流特性作一概略的分析和介绍如下。一、流域自然地理概述湘江是长江中游主要支流之一,源出广西临桂县海洋山,向东北流贯湖南境内,于湘阴县的濠河口分为东西二支,东支经湘阴县城,西支经临资口,然后从芦林潭注入洞庭湖。干流全长856公里,流域面积94,660平方公里(濠河口以上),在湖南境内的面积占90%,其余在广西的占7%,在江西的占3%。是洞庭湖水系流域面积最大的河流。湘江流域位于北纬24°31′~29°,东经110°30′~114°之间。干流零陵以上为上游段,约占全流域面积
摘要:七、用矩和累积量进行鉴别1959年,纳希(J.E.Nash)对瞬时单位线的计算,首先采用了矩法。在水文系统中,使用矩或累积量与数理统计中的意义相同。1.特征函数,矩和累积量设g(t)为概率密度函数,其相应的特征函数定义为下列变换式对照傅里叶变换式(3-2),特征函数相当于傅里叶逆变换,仅差一常数1/(2π)。将式(7-1)中的e~(ist)进行级数展开,得已知数理统计中的r阶原点矩为及r阶中心矩为
摘要:为了促进长期水文气象预报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做好长江流域旱涝预报,由长办组织的1982年长江流域长期水文气象预报讨论会于4月6日至13日在湖北省宜昌市举行。参加会议的有19个省、市、自治区的水文和气象部门、流域机构、水电厂、大专院校以及水利电力部、中国科学院、中央气象局、国家海洋局所属业务科研等55个单位共91人。长办临时党委第二书记、副主任张哲同志,四川省水电厅副厅长燕征同志出席了会议,并分别在会议上讲了话。与会代表在认真总结去年预报经验的基础上,对今年汛期旱涝的发展趋势,进行了深入地会商讨论,提出了预报综合意见。此外,还专门对长江上游1981年7月特大暴雨洪水的形成进行了水文气象分析,并认真总结了天气气候背景及其预报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