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改进SRM模型的西北干旱区融雪径流模拟研究
- 摘要
|
- 图/表
|
- 访问统计
|
- 参考文献
|
- 相似文献
|
- 引证文献
|
- 资源附件
|
- 文章评论
相似文献
- [1]孟现勇,乔鹏,刘志辉,陈凯.基于栅格尺度的双层融雪径流模型研究及应用[J].水文,2013,33(4):10-15.
- [2]乔鹏,秦艳,刘志辉.基于能量平衡的分布式融雪径流模型[J].水文,2011,31(3):22-26,35.
- [3]金浩宇 鞠琴.SRM模型在尼洋河流域的应用研究[J].水文,2019,39(5).
- [4]向燕芸,王志成,张辉,陈亚宁.干旱区融雪径流模拟的研究进展与展望[J].冰川冻土,2017,39(4):892-901.
- [5]李锋瑞.西北干旱区流域水资源管理研究[J].冰川冻土,2008,30(1):12-19.
- [6]彭传正,李才明,王明春.基于改进BISQ模型的地震波场数值模拟[J].物探化探计算技术,2007,29(1):15-18.
- [7]李同春,贾玉彤,李宏恩,郑斌,周宁,齐慧君.基于改进SPH模型的溃坝洪水演进模拟方法[J].水科学进展,2023,34(5):744-752.
- [8]贺缠生,Carlo DeMarchi,Thomas E.Croley,冯起,Tim Hunter.基于分布式大流域径流模型的中国西北黑河流域水文模拟[J].冰川冻土,2009,31(3):410-421.
- [9]李弘毅,王建.SRM融雪径流模型在黑河流域上游的模拟研究[J].冰川冻土,2008,30(5).
- [10]魏汝钧.干旱区降水入渗模拟试验的研究[J].地下水,1988(1).
- [11]吴斌,王赛,王文祥,安永会.基于地表水-地下水耦合模型的未来气候变化对西北干旱区水资源影响研究——以黑河中游为例[J].中国地质,2019,46(2):369-380.
- [12]王晓玮,邵景力,甘雨.基于数值模拟的西北地下水总量控制指标确定研究[J].水文地质工程地质,2017(3):12-18.
- [13]任朝霞,杨达源.近50a 西北干旱区气候变化趋势研究[J].第四纪研究,2006,26(2):299-300.
- [14]孙琦,高为超,陈剑杰,肖礼华.西北某干旱区多级储水洼地地下水数值模拟[J].地下水,2012(1):38-41.
- [15]崔凯,谌文武,韩文峰.一类特殊土西北干旱区遗址土工程地质特性研究[J].工程地质学报,2007,15(S1):367-371.
- [16]李兰海,尚明,张敏生,AHMAD Sajjad,黄粤.APHRODITE降水数据驱动的融雪径流模拟[J].水科学进展,2014(1).
- [17]王建 李文君.中国西部大尺度流域建立分带式融雪径流模拟模型[J].冰川冻土,1999,21(3):264-268.
- [18]李兰海,尚明,张敏生,AHMAD Sajjad,黄粤.APHRODITE降水数据驱动的融雪径流模拟[J].水科学进展,2014,25(1):53-59.
- [19]王洪道 张学斌.西北干旱区湖泊的近期变化[J].水科学进展,1991,2(4):238-243.
- [20]王建,马明国,Paolo Federicis.基于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的SRM融雪径流模型在Alps山区流域的应用[J].冰川冻土,2001,23(4):436-441.
文章指标
- 点击次数:6
- 下载次数: 0
- HTML阅读次数: 0
- 引用次数: 0
历史
- 收稿日期:
- 最后修改日期:
- 录用日期:
- 在线发布日期: 2025-03-06
- 出版日期: